商贸频道即时要闻

保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促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十六条措施

2024-03-13 20:39:36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怀民)为贯彻落实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叫响“投资保定”“保定服务”品牌,近日,保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促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十六条措施,持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以高质量监管促进高质量发展。

实现港资企业全流程网办 。深化“极简办、智能办、马上办、满意办”,通过省级系统对接香港委托公证信息平台,实现跨境数据共享。港资企业可通过网络传输公证法律文书,将邮寄纸质文书简化为电子化即时传输,减轻港资企业负担,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

深推企业年报“多报合一”。采取“数据同源,信息共享”的方式,企业在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北)实施年报时,实现市场监管、人社、统计、海关、商务、外汇等部门相关信息共享共用,解决企业“多头报”“重复报”问题,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发布守信激励措施和激励对象清单。加大信用激励,制定市场监管部分领域《守信激励措施清单》《守信激励对象清单》。列入清单的守信激励对象可享受简化程序、绿色通道、容缺受理、减少检查频次、加大守信主体宣传推介等惠企政策和便民措施,营造“守信有激励”的新风尚。

设立经营异常名录“缓冲期”。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中发现企业不在其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开展经营活动,企业住所地址真实且可以提出正当理由的,不直接认定为“通过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取得联系”,并给予企业7天缓冲期。企业在缓冲期内做出守信承诺并办理住所变更登记或歇业备案的,不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中发现企业公示的年度报告信息与检查情况不一致,且企业可以提出正当理由的,不直接认定为“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给予企业7天缓冲期。企业在缓冲期内做出守信承诺并更正不一致信息的,不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实行许可备案临期预警提示。定期筛查经营主体许可、备案、特种设备定检等情况,对许可证、备案即将到期或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即将到期的单位,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提醒经营主体及时办理许可、备案延续或进行定期检验,避免因许可证、备案逾期未延续或特种设备逾期未检验导致的违法违规行为。

为全市个体工商户办理“安商保”保险。按照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规范管理原则,由市级统一招标,县级分别签订合同并支付保费,为全市活跃度较高的40余万个体工商户,按照每户个体工商户保费100元办理保险,增强抵御风险能力,提升个体工商户的安全感和获得感。

压缩检定检测检验周期。在满足检定检测检验要求情况下,计量器具检定、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将原法定检定检测检验期限压缩三个工作日。

支持帮助企事业单位参与标准化活动。鼓励引导全市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地方和团体标准制修订,指导申报承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建设,积极参与国家、省企业标准“领跑者”活动,指导承建专业技术委员会,落实标准化激励政策;帮助企业申报省、市标准化资助资金。提高全市企事业单位市场话语权、竞争力和影响力。

创建“保优”高质量区域品牌组建以产业机构、检测认证机构、协会组织、科研机构、营销平台为成员支持的全市“保优”高质量品牌认证联盟。突出地域产品特色,白沟箱包、高阳毛巾、安国中药材、满城纸业首发先行,成熟一个建设一个,逐步实现“一县一品一优”。分步推进全市区域产业品牌建设,推动保定产品向保定品牌转型。

开展“政银携手益小微”行动。积极搭建银企衔接桥梁,打造知识产权融资对接、质押登记、价值评估等“一站式”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经济的贷款扶持力度,有效解决小微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推动全市小微企业、个体经济健康成长、发展壮大。

专人包联服务企业。发挥“万人助万企”机制,中层以上干部分别包联重点企业,定期开展“一企一策”走访调研活动,问情问需,了解企业发展诉求,推进惠企政策落实落地。设置企业服务专员,对企业提出的意见建议,建档立账,分解责任,限时办结,实行销号管理,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开通“送法送政策惠企直通车。“定制化”开展入企送法“专题宣讲会”,制定“个性化”普法教育菜单,通过“明白纸”“微视频”等形式,为企业精准提供法律法规及“警示案例”推送服务,有效预防和减少企业违法行为发生。升级个体私营企业服务事项手册2.0,推出新版“码上查”,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开展“党建助企、信用塑企、质量兴企、计量惠企、标准强企、融资助企、广告助企、平台助企、认证助企、检验检测便企、执法护企”11个帮扶行动,为经营主体提供便捷高效的质量基础服务。

推行“一业一查”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按照市县两级557个部门“能合尽合”“能联尽联”的原则,对同一行业领域涉及多个部门的监督检查事项进行整合,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开展跨部门联合检查,减少多头重复检查。推动事中事后监管从“按事项管”向“按行业管”转变,深化部门协作,“一次上门、集中规范、全面整改”,提升监管精准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经营主体干扰,实现“无事不扰”。

推进包容审慎柔性执法“提档升级”。建立法规宣传、教育引导、告诫说理、行政处罚、监督整改“五段式”执法模式。落实国家和省市涉企“轻罚免罚清单”“免强制措施清单”。大力推行行政指导和合规指引,免费为经营主体提供“法治体检”和“合规体检”。上线市场监管行政执法云监督平台,对执法行为扫码即可监督,拓展社会监督渠道。

加强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大招投标、政府采购、产业发展等领域政策文件公平竞争审查,进一步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加强商业秘密保护,建立不少于30家商业秘密保护示范点。

开展涉企违规收费治理。规范水电气暖公用企业收费,重点查处向用户收取建筑区划红线外的建设费用等违规收费行为,降低企业用能成本。规范金融领域收费,重点查处强制搭售、转嫁费用等违规收费行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持续开展转供电环节违规加价治理,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责任编辑:谢迪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